3月5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,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。報告對過去一年和五年工作進行了回顧,確定了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。下一步,國資國企將承擔哪些使命任務?又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?一起來看!
2023年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任務使命
1.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。
·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,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,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。
·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,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
·加強重要能源、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。
·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,著力提升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水平。
·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。
·完善現代物流體系。
·大力發展數字經濟,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,支持平臺經濟發展。
2.切實落實“兩個毫不動搖”。
·深化國資國企改革,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。
·堅持分類改革方向,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系,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。
·構建親清政商關系,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、競相發展的環境,用真招實策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。
3.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。
·深化金融體制改革,完善金融監管,壓實各方責任,防止形成區域性、系統性金融風險。
·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,改善資產負債狀況,防止無序擴張,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。
4.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。
·穩定糧食播種面積,抓好油料生產,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。
·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。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。
·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。
·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。
·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。
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。
5.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。
·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。
·加強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,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。
·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,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。
·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,發展循環經濟,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,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,持續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。
6.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,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。
7.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“乙類乙管”常態化防控階段,要更加科學、精準、高效做好防控工作,圍繞保健康、防重癥,重點做好老年人、兒童、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,推進疫苗迭代升級和新藥研制,切實保障群眾就醫用藥需求,守護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。
2023年企業發展利好機遇
1.要堅持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,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,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,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。
2.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。赤字率擬按3%安排。完善稅費優惠政策,對現行減稅降費、退稅緩稅等措施,該延續的延續,該優化的優化。
3.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。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,支持實體經濟發展。
4.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。
5.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。完善新型舉國體制,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,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。
6.著力擴大國內需求。
·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。穩定大宗消費,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。
·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要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,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.8萬億元,加快實施“十四五”重大工程,實施城市更新行動,促進區域優勢互補、各展其長。
7.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,構建親清政商關系。
8.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。
·擴大市場準入,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。
·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(CPTPP)等高標準經貿協議,主動對照相關規則、規制、管理、標準,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。
·繼續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。
·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,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。
9.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。
·大力發展職業教育,推進高等教育創新。
·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。
·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和防災減災救災。
·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。
(信息來源:國資小新)
友情鏈接
請選擇地址:合肥市廬陽區肥西路2997號金安廣場
電話:86-551-65581923
傳 真:86-551-65589978
皖公網安備 34010302001286號